时间: 2025-10-24 19:46:59 来源: metals.icmglobal.cn 作者: 探索
处暑刚过,媒体余热未散。组团中山座古中山
穿过一道若隐若现的探秘水幕,踏进中山曹边村的村为创客“左琴右茶”,空气陡然清凉。吸引古琴声从郑强的湾区万指尖缓缓流淌,琴韵与茶香交织,百千仿佛时间也随之缓了下来。媒体

“左琴右茶”主理人郑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数年前,吸引郑强偶然走进曹边,湾区万被村口一棵苍劲的百千朴树牵住了脚步,再往前,媒体是一座荒废三十多年的老侨房。“它一下子勾起了我的乡愁。”他回忆道。
一棵古树、一座老侨房,留住了郑强。如今,这里已成为他与妻子共同打造的文化空间:“左琴右茶”。
曹边村,这座藏身于中山南区的古村,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存近200座侨房与侨捐建筑。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这些老侨房正悄然苏醒,吸引来自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青年创客,在此安家、创业、生活。
8月26日,中山“助力典型村 邂逅乡村美”——“记者蹲点‘百千万’”系列融媒体活动启动,南方+记者走进曹边村,探寻这座千年古村与一群湾区创客的故事。

古色古香的曹边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老侨房有了新故事
走进“左琴右茶”,墙上悬着数张古琴,临窗挂着两幅减字琴谱,精致的雕花木门区隔出茶室、琴室,丝缕檀香茶香,悄然氤氲。“这座老侨房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亲手布置的。”郑强回忆,“我们刚来时,这座侨房已经荒废了30多年。现在,你们看到的屋顶瓦片、内室墙砖、房梁雕花,都是我带着师傅设计施工的。”
“古琴与侨房相配,方能相得益彰。想留住侨房的‘老味道’,就不能直接交给工程队‘包办’,必须自己当‘设计师’。”
2018年,郑强着手修缮、打理这座侨房,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他跑遍了中山的古玩家具市场,只为找到和侨房相互映衬的旧家具。这座百年老侨房,逐渐在他手里焕发了新生。2020年,“左琴右茶”正式对外营业,迅速成为曹边村的“网红打卡点”。
近两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曹边村多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身影。“变化是很明显的,很多深圳、珠海、江门、佛山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了我的‘琴友’。现在,我们已经有近百名学员。”郑强说。
距离“左琴右茶”不远处,是曹边村的安山文创片区。该片区连片保育计划由漕边文旅公司、曹边宿影公司及康辉宏霞客投资,连片修缮。7月12日,曹边国风集市在这里正式开业,集市以复原传统市集风貌为特色,打造沉浸式古风体验场景,设置特色美食、潮玩文创、非遗手作等多元摊位,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逛游体验。

曹边村的安山文创片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曹边宿影民宿项目投资人李志强介绍,未来将投入1.5亿元,利用闲置旧侨房及公改厂房,打造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包含影视基地、民宿群、轻食酒吧街的侨文化体验街区。
港澳青年成了“新村民”
文围巷8号,另一座老侨房的命运也在悄然转变。
“这栋侨房曾住着一户移居美国多年的侨眷家庭。后来,业主将房子委托给曹边村的强村公司‘托管’。”中山市青联副主席、中山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欧阳洁介绍道,2024年,这座侨房成了中山的侨房改造示范点。
2024年9月,修复团队刚进场时,庭院的青苔杂草丛生、古今风格混搭的装潢、布满尘埃的老旧家具,以及随处可见的腐朽、破损、褪色、脱落……修复团队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侨房展开修缮工作:门上的铜制门环和雕花被保留,开裂的木板被一一处理,地板砖重新清洗后被放回,老家具被妥善保存。
如今,修缮后的侨房,成为曹边村的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坊。当港澳台侨青年围坐于此,触摸到的不仅是温润的木材,更是侨房的历史肌理。

利用侨房打造的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坊。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栋侨房的活化,不是终点,而是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欧阳洁表示,这座侨房,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激励更多港澳台侨青年投身家乡建设,成为港澳台侨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点。另一方面,这座侨房也将面向港澳台侨青年出租,通过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用起来,才是对侨房最好的保护。”
而在曹边村的稻田边,一辆多彩的房车格外醒目——那是香港青年王志伟的“状元猪扒包”小店,车体喷绘着可爱的小猪图案,混搭多巴胺配色,犹如一个现代艺术装置落入田园风光。

香港青年王志伟的“状元猪扒包”小店。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谈起在曹边创业的缘由,王志伟坦然说道:“因为缘分。”去年底,一场稻田里的“曹边夜宴”音乐演出,让王志伟留意到了曹边村,这个大湾区里安静淳朴的古村落。“我的第一感觉是,很舒服、很治愈。”
这个美丽的古村落,让王志伟忍不住“一来再来”。来得多了,王志伟和村支书、村里的创业青年熟络起来,又起了新的念头:“不如试试在村里做点什么?”于是,他在曹边村投资30万开了这间小店,售卖港式奶茶、猪扒包、红豆冰等特色美食。
“每逢周末,一台台港澳旅游巴士就开进了曹边。我们的奶茶、猪扒包,都特别好卖!”王志伟算起账,“高峰时,我们一天能接待600-700位客人,营业额能达到上万元。等经营慢慢走上轨道,我们还计划继续扩张店铺规模。”

香港青年王志伟。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文化带来乡村振兴新可能
曹边村人杰地灵,历史上曾诞生过“两进士一状元”。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曹边的侨文化底蕴——曹边村有3000多名海外乡亲,华侨捐建的曹边学校,四大四小碉楼,还有随处可见的侨房,共同构成了曹边的文化底色。漫步村中,曹边学校、武侯殿、天后宫、水车馆、状元牌匾、青砖大屋、石板街、龙井泉等景色,形成一幅立体的艺术长卷。2025年,曹边入选首批“广东美丽侨村”。
这种深厚的“文化吸引力”,是创业者根植于此的重要原因。曹边村新建街42号,是“曹边女婿”邓长征开的一家网红窑烤面包铺。邓长征将一栋有着约百年历史的老侨房,打造成一间美食地标般的“老店”。走入面积不大的店内,可以看到墙上的壁画已经脱落,有着浓重的历史感,为店铺增添了别样韵味。“我希望在乡村打造一间美食地标般的‘老店’,在这里过上自己向往的乡村生活。”邓长征说。

“曹边女婿”邓长征开的一家网红窑烤面包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乡村本身有着很好的风景,如果能将风景和文化结合起来,就能够赋予乡村全新的内涵。”佛山敏睿观察、网络大V代表刘志敏表示,“曹边村有着独特的乡村烟火气,这些珍贵的老侨房、古榕树,让我回到了童年记忆中的乡村。作为自媒体代表,我们将发动更多网络达人来到中山,感受中山‘百千万工程’的成果。”
【记者手记】
让老空间长出新故事,让旧村落成为新故乡
走在曹边村的青石板路上,一边是百年的侨房安然矗立,一边是青年的创想热烈生长。郑强因一棵树留下,王志伟为一首歌驻足,邓长征用一块面包温暖人心。这是一种巧妙的融合:古村与青年、侨房与文化、乡愁与梦想。
曹边村的变化,正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来初见成效的生动缩影。
“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乡村迎来了政策东风。但真正让曹边“活”过来的,是这些敢想敢做的“新村民”。侨房活化为他们提供了物质载体,而乡村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创业沃土和梦想舞台。这是一种双向赋能:青年带来活力与视野,乡村馈以土壤与意义。
在中山,已有超过5000座侨房通过多途径得到活化利用。曹边的实践,揭示了乡村振兴的新可能: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标本式保护,而是通过细腻的活化与人文注入,让老空间长出新故事,让旧村落成为新故乡。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媒体组团探秘,中山这座古村为何能吸引湾区创客?|百千万·看中山》男孩、女孩宝宝名字推荐
、、、、、、、、、、、、、、、、、、、、、、、、、、、、、、、、、、、、、、、、、、、、、、、、、、、、、、、、、、、、、、、、、、、、、、、、、、、、、、、、、、、、、、、、、、、、、、、、、、、、、
、、、、、、、、、、、、、、、、、、、、、、、、、、、、、、、、、、、、、、、、、、、、、、、、、、、、、、、、、、、、、、、、、、、、、、、、、、、、、、、、、、、、、、、、、、、、、、、、、、、、、
、、、、、、、、、、、、、、、、、、、、、、、、、、、、、、、、、、、、、、、、、、、、、、、、、、、、、、、、、、、、、、、、、、、、、、、、、、、、、、、、、、、、、、、、、、、、、、、、、、、、、
、、、、、、、、、、、、、、、、、、、、、、、、、、、、、、、、、、、、、、、、、、、、、、、、、、、、、、、、、、、、、、、、、、、、、、、、、、、、、、、、、、、、、、、、、、、、、、、、、、、、、
、、、、、、、、、、、、、、、、、、、、、、、、、、、、、、、、、、、、、、、、、、、、、、、、、、、、、、、、、、、、、、、、、、、、、、、、、、、、、、、、、、、、、、、、、、、、、、、、、、、、、
、、、、、、、、、、、、、、、、、、、、、、、、、、、、、、、、、、、、、、、、、、、、、、、、、、、、、、、、、、、、、、、、、、、、、、、、、、、、、、、、、、、、、、、、、、、、、、、、、、、、、
、、、、、、、、、、、、、、、、、、、、、、、、、、、、、、、、、、、、、、、、、、、、、、、、、、、、、、、、、、、、、、、、、、、、、、、、、、、、、、、、、、、、、、、、、、、、、、、、、、、、、
、、、、、、、、、、、、、、、、、、、、、、、、、、、、、、、、、、、、、、、、、、、、、、、、、、、、、、、、、、、、、、、、、、、、、、、、、、、、、、、、、、、、、、、、、、、、、、、、、、、、、
、、、、、、、、、、、、、、、、、、、、、、、、、、、、、、、、、、、、、、、、、、、、、、、、、、、、、、、、、、、、、、、、、、、、、、、、、、、、、、、、、、、、、、、、、、、、、、、、、、、、、
、、、、、、、、、、、、、、、、、、、、、、、、、、、、、、、、、、、、、、、、、、、、、、、、、、、、、、、、、、、、、、、、、、、、、、、、、、、、、、、、、、、、、、、、、、、、、、、、、、、、、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初次来梅州,对梅州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在参加“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梅州行,范滇元既为梅州的产业发展建言献 ...
·湛江:海底“造城”为海洋生物建设生态家园
湛江:海底“造城”为海洋生物建设生态家园在湛江硇洲岛东部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在湛江硇洲岛东部海域,两名完成水底作业的潜水员浮出水面,带回了蔚蓝深海的珍贵影像:画面中一个个巨大的空心“魔方”,是湛江为海洋生物搭建的“住宅”——人工鱼礁。湛江作 ...
·新汽车央企浮现 重组整合将有大动作
新汽车央企浮现 重组整合将有大动作备受市场关注的汽车央企重组整合大戏出现了新变化。6月5日早间,“兵装系”和“东风系”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分别披露了控股股东重组进展情况。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 ...
·徐闻民警争分夺秒助力走错考点考生顺利参考
徐闻民警争分夺秒助力走错考点考生顺利参考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启幕,万千学子奔赴考场书写青春答卷。在徐闻县,一场紧张而暖心的护考行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温情注脚。民警送考。当天上午,距离语文科目开考仅剩十多分钟,徐闻县第一中学 ...
·青岛大学教授倪延朋走进广东宇星阻燃新材有限公司
青岛大学教授倪延朋走进广东宇星阻燃新材有限公司掌上梅州讯 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青岛大学教授倪延朋走进广东宇星 ...
·十五运会七人制足球女子组比赛首轮 “湛将”助力广东队4:0大胜
十五运会七人制足球女子组比赛首轮 “湛将”助力广东队4:0大胜6月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比赛足球项目七人制女子组赛事在珠海拉开战幕。有两名湛江籍球员代表广东队出战首轮赛事,助力东道主以4:0大胜云南队,取得开门红。广东队派出的首发阵容。图片来源:广东省 ...
·雷州8000多名考生为“梦”赴考
雷州8000多名考生为“梦”赴考6月7日,雷州市8000多名学子在社会的暖心守护下,从容赴考。据了解,今年雷州市高考报名考生8000多人,共设湛江市实验中学、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雷州二中、雷州三中、雷州八中等5个考点、298个考场 ...
·徐闻民警争分夺秒助力走错考点考生顺利参考
徐闻民警争分夺秒助力走错考点考生顺利参考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启幕,万千学子奔赴考场书写青春答卷。在徐闻县,一场紧张而暖心的护考行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温情注脚。民警送考。当天上午,距离语文科目开考仅剩十多分钟,徐闻县第一中学 ...
·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
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_南方+_南方plus金秋九月,雷州半岛瓜果飘香,南渡河畔鱼虾满仓。在徐闻县曲界镇“菠萝的海”,万亩菠萝田如金色地毯铺展至天际;廉江市良垌镇的甘薯地里,特色作物迎来丰收;遂溪县 ...
·多名“湛将”助力广东队12:0大胜湖南队
多名“湛将”助力广东队12:0大胜湖南队6月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比赛七人制足球项目女子老将组赛事在珠海进行了小组赛最后一轮的争夺。有多名湛江籍球员助阵的广东队,以12:0大胜湖南队,昂首出线和挺进八强。在6月5日进行的十五运会七 ...
友情链接